A A A
2011年12月17日公共演讲学习讲座
时间:2012-02-25 09:15       作者:admin      点击:

                                  公共演讲学习讲座

    又到了周六电影课,学院佛学系的诸位出家学僧齐聚教室。今晚仍然延续介绍-电影-讨论的课程方式,小小的不同在于电影变成了两位中外作者的不同演讲。
与“异见者”共进午餐
By 伊丽莎白·莱瑟
 
    延续本周佛教伦理课的TED演讲讨论,林谷老师希望通过培养大家的演讲技巧,为出家学僧们期末的宏法演讲竞赛活动打下基础。
在短短的10分钟内,伊莉莎白女士从自身中两个不同性格的和平相处,谈到小马丁路德金、特雷萨修女以及曼德拉总统的人生信念,最后结合美国生活中不同党派支持者的相互攻击,以亲身事例来分享自己如何与“异见者”相处:“bring the other to lunch”(邀“异见者”共进午餐)。她试图说明:尽管对待同一个问题,人与人的见地不同甚至分歧巨大,但是不要因此而避免与对方的坦诚交流。一味的隔阂会断绝了解对方的机会,造成臆测盲目的相互攻击,增加敌意,引起仇恨甚至冲突。譬如美国右翼支持者认为左派是一群“道德败坏、爱好恐怖主义的精英”,左派则称呼右派为“无脑、持枪的种族主义者”。伊莉莎白女士通过与右派人士共进午餐,搁置分歧地讨论,发觉这些极端的观点源自于交流的匮乏。而只要把握住基本的原则:“不要说服或打断对方、不要捍卫自己的观点”、“要带着好奇心,乐于真诚地交流”以及“学会倾听”,一顿午餐的时间就足以让彼此发现,自己心目中的“敌人”、“异己”,并不是张牙舞爪的恶魔。
 
林谷老师由此阐发到身为佛教徒的学僧和居士们在与不同信仰(基督教、伊斯兰教乃至怀疑论者)的人们交流时所应采取的态度。沿袭TED演讲的思路,他认为,一顿饭也许并不足以改变对方,但是我们可以把握伊莉莎白女士所提出的基本原则,用开放的心胸面对对方,正如伟大的波斯诗人鲁米所说:“out beyond the ideas of wrongdoing and rightdoing,there is a field,I'll meet you there.”(超越思想上的好与坏,有一片天地,你我将在那里相遇。)
 
接着,他鼓励在场的学僧乃至老师和居士们提出自己的见解。有意思的是,第一位发言者就对伊利莎白和她的观点提出了反驳意见。
来自四川藏地的圆忍师说,虽然作者希望让人们交流的想法非常好,但是人与人的思想差异实际上是很难弥合的。按理说佛教徒与佛教徒之间的思想差异应该够小了,而他曾经在一座寺庙与一位同修者相处两年,每天一块吃饭,讨论佛学,两人仍然无法就各自所坚持的中观应成派和中观自续派见地之间达成共识。因此,伊莉莎白女士的做法只能让不同意见的人们在生活中更好的相处,避免互相妖魔化,要做到思想的相通却是远远不够的。
同样来自四川的宗钝居士则不赞同圆忍师。他认为圆忍师偷换了演讲者的主题和论点。“伊利莎白女士想表达的是,人们需要达成思想上的相互理解,而不是整合或者统一。而你所说的,实际上是你们两人谁也没法说服谁这样的一种情况。”
 
教授般若中观的梁老师听了圆忍师的观点之后问了一句:“无论中观哪一派见解,都是为了破除我执,怎么会达不到共通呢?”
叩问心灵 
by 于丹
 
    接下来,林谷老师又为大家播放了一段于丹教授的演讲《叩问心灵》。她引经据典,通过“知人知己”的这样一条主线,讨论了当今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上承传统,处事做人。
形式与内容
视频放完,气氛一下热烈起来。众人七嘴八舌的开始表达自己的意见。有人说:“她像个讲法的法师。”有人说,和之前的伊丽莎白女士相比,于教授似乎自恃手持真理,处于一种由高对低的灌输式演讲之中。后者令人生厌,从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前者。来自河南周口的妙心师则认为,于丹教授熟悉典籍,语言通俗易懂,能把话说到人的心坎上,很有说服力。

而圆忍师则从于丹教授的论据引用上提出了技术性的质疑:“首先,于教授引用了《庄子×杂篇》的材料来论证孔子的言行,而《庄子×杂篇》本身就是伪著,所以这是很不靠谱的。其次,于教授引用“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来作为做人的榜样范例,实际上这句话的下一句是“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这种人对世事还没有完全通达,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范例。”他认为,由于当今社会读过典籍的人不多,再加上于教授的语言很有感染力,所以她的演讲让人觉得听起来很有道理。而对演讲来说,不管我们表达的是什么,只要让人听起来很棒,那就算成功。

此言一出,数人反对。圆忍师急忙表示,“只要让人听起来很棒,那就算成功”,是仅仅就演讲技巧而言,不涉及演讲内容。而在广东师父演蹇看来,于丹的成功和她的通俗化不无关联。要了解演讲的受众、为演讲的受众着想。要讲“让他们听得懂”的语言。
 
梁老师说:“于丹热反应了一个事实,就是普罗大众也希望接近典籍,学习传统文化,但是学院派的刻板方法让人提不起兴趣。”如此,一个用通俗语言讲解传统文化的学者自然会受到追捧。
隆藏法师提出了他的思考:“许多人认为,表达的内容是最重要的,但是我认为形式在很多时候都非常重要。譬如教堂唱诵的赞美诗,人们听到一定会觉得圣洁、庄严、肃穆,但是如果把这些内容用黄梅戏的形式唱出来,大家的感觉又会如何?我以前参加过一个水陆法会,会上拜佛唱诵用的是青藏高原的曲调,让人颇感好笑。而在感到有趣的同时,拜佛的神圣感当场就土崩瓦解了。”
“有时,我们所表达的内容非常有价值,但是如果用一种不容他人质疑和思考的方式来宣讲,那是非常遗憾的。因为,尽管我们所讲述的也许是真理,但是以此并不足以判断别人的观点一定是错误的。我经常告诫自己,千万不要用佛法去砸人。因为在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一定要用合理的方式,表现出宽容的态度,让大家有讨论的余地、交流乃至达成共识的空间。”
演讲的目的
讨论还在热烈的进行中。来自洛阳的慧舍师这么评价于丹女士:她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当今社会大众普遍不去阅读典籍,只喜欢听故事。于教授把自己所学到的传统文化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示出来,这顺从了大家好易恶难的心理。同时,当今大众乐于物质享乐,缺少精神升华,她巧妙的从典籍中提出既有“传统底蕴”又能满足大家“为我所用”思想的素材并加以阐发,譬如她所主张的“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而非“以德报怨”。
对此,隆藏法师说:“伊丽莎白女士演讲的时候,我几乎昏昏欲睡。但是即便如此,她的演讲是开放性的,为人的思考和讨论所服务的。于丹女士开始演讲的时候,我虽然很清醒,但是完全没有可以思考的空间和余地。”他认为,演讲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大家洗脑,让众人“听完演讲赶紧递上红包”;而应该促使人们思考,促使问题的发现和探索,点亮智慧的星星之火。——“有时候,探索真理的方法甚至要比真理更加重要。”
对于入学不久的学僧们来说,演讲既是锻炼口才和弘法能力的好机会,也是利用讨论和公共表达提升自己的法意理解、坚定道心的实践。也许正如南传巴利藏《卡拉玛经》(Kalama Sutta,巴利大藏经增支部第三集)所云:“卡拉玛人!汝等勿信风说;勿信传说;勿信臆说;勿信于藏经之教相合之说;勿信基于寻思者;勿信基于理趣者;勿信熟虑于因相者;虽说是与审虑忍许之见相合亦勿予信;说者虽堪能亦勿予信;虽说此沙门是我之师亦勿予信之。”摒除迷信,敢于质疑,追寻正知、正信、正见。欲得眼正,须思之疑之,辨之论之。在寒冷的冬夜,来自五湖四海的法师和居士们集齐于这间教室,心之所向,非于真理之求索乎?
(记者:牛顿    编辑:林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