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幸福大家谈——记5月14日TED演讲讨论课
时间:2012-05-20 15:48       作者:admin      点击:

  幸福大家谈

佛教学院的课程常常以互动为主,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表达自己。作为佛教学院的学子,许多学僧都会在毕业以后弘法利生,面对居士和普罗大众传播法音。如何向没有信仰者乃至怀疑论者分享佛法,是一个值得探求的课题。

本周的佛教英语课上,林谷老师与大家分享了法国人马休·理查德在2004年所做的关于幸福的演讲。作为一个在精英知识分子圈中成长起来的法国人,马休的父亲雷维尔是当代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母亲是一位抽象画画家。他本人1972年从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以灭活疫苗的发明者巴斯德命名)获得了分子遗传学博士学位,师从诺贝尔奖得主雅各宾(Francois Jacob)。不过优越的成长环境和傲人的履历并没有给理查德带来充实,相反,获得博士学位的他选择了放弃科学生涯,到喜马拉雅山麓学修藏传佛教。

 

林老师向大家推荐了反映理查德和他父亲雷维尔对话的《和尚与哲学家》这本书,并未接着放映理查德的演讲,而是先请学僧们假设自己要发表关于幸福的演讲,来简短阐述自己的观点思路。

来自广东的演謇师认为,幸福是“人人都能以微笑相互对待”,是一种“没有嗔心的状态”。

来自洛阳的慧舍师认为,在世间人看来,幸福很大程度上容易与快乐混淆。但以佛的见解,只有面对烦恼时能够不逃避,而是清楚地观照到当下的状况,乃至于无论顺逆皆能坦然,这才是幸福。

 

来自东北的圆忍师说,我们首先要看到,其实大部分人是不幸福的。而造成这一事实的原因,既不是每个人的行为有什么错误,也不是他们的品行不够完美。关键在于认识。是你看待事物的方式导致了苦受的生起。他表示,对于容易反感说教布道的一般听众而言,应该消解宗教性,从每个人日常的生活经验入手,阐述佛教中“苦、无我”的意趣。

来自河南平顶山的演麟师表示,幸福源于知足和慈悲心。如果一个人常常以知足的心态,用自己的生存条件和比我们处境更为糟糕的众生相对照,他会很容易升起慈悲。而慈悲会引导出某种程度的幸福感。听完他的发言以后,林老师也特别补充强调,知足并不是廉价的精神自慰,反而是一种基于事实、积极向上的心态。

http://v.163.com/movie/2007/11/P/2/M7SR188G5_M7SR1A4P2.html

接下来,放片时间终于到了。作为已故不丹国师顶果钦哲仁波切的弟子,马休·理查德需要在短短20分钟的规定时间里来讲述什么是幸福。

 

如同很多老练的演讲者一样,理查德从自己的生活里撷取了一些照片做了一个活色生香的开场。随后,他把话题引向幸福这一主旨。他说,人类所有伟大的思想家给幸福下的定义都是模糊的。但是幸福又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以至于实际上我们无法回避对它的探求。许多人把幸福和享乐混为一谈,但这是错误的。我们往往向外追求幸福,即对周遭一切的掌控。然而这样的努力往往是徒劳的,哪怕达成之后也是极为脆弱的。其实幸福是内心的感受,佛教认为,幸福是内心的安宁和圆满。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内心的幸福呢?马休提出,我们的心灵需要锻炼和培训。施与他人慈悲和援手、禅坐冥想都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简单地说,确保幸福的重要途径是排除负面情绪,而通过积极的善行,我们就无暇积累负面和消极的阴影——你不可能在同一刹那既爱一个人又恨一个人,不可能在向对方伸出友爱之手的同时又想去挥拳相向。

 

为了支撑这一观点,他引述了麦迪逊、威斯康辛和伯克利实验室的神经科学有关研究成果,称长时间冥想的修行者大脑左前叶更为活跃(代表积极情绪),右前叶活动程度(意味着负面情绪)大大低于普通人。马休说,这些实验,说明的一个最简单的事实是:我们成天忙忙碌碌,入学接受教育、打拼职场、百般呵护自己的身体,却往往在最关键的、决定生活质量的要素——自己的心态上敷衍了事。当你静下来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心灵的锻炼其实不像很多人所认为是“生活的奢侈品”,而恰恰是关乎时时刻刻生活质量的最重要的生命要素。

 

最后,演讲者用一系列纯真质朴的修行者图片结束了他的分享。

 

教室中静了下来,大家都沉浸在思考之中。直到林老师率先阐述自己的观后感,并邀请大家发表各自的观点。许多学僧先后对理查德的演讲进行了内容总结,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譬如圆忍法师就表示,演讲者阐述的很多观点都是停留在较浅层次,按佛法的划分来说尚属于有漏善。对此,林谷老师认为,世间的行善确实很多时候打上了我执深深的烙印。但在短短的二十分钟要谈及诸如“三轮体空的布施”这种究竟意义上的布施波罗蜜多的确有操作的难度。

 

来自云南的慧安师说,他觉得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是不同的,因此马休这种一刀切的说法其实存在一些缺点。因为决定怎样才是幸福或者不幸福,是每个人的个人自由。我们无权判断他人幸福与否。此言一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固然有些人还很喜欢当下轮回中所呈现出来的美好假象,但是实际上的确有很多人现在就感觉到生命的不圆满,他们并不幸福。而对于如何追求幸福,有许多人确实也不甚了了,没有进行过冷静透彻的思考。马休的演讲,主要针对的是后者,而满足现状或者对幸福有完全不同定义的人们,如果听到了他的观点,也完全可以把它作为启发思考的一块引路石。毕竟,幸福是人类乃至于所有有情众生的普世追求,辨析追寻幸福的道路,于人于世意义甚大。

 (记者:牛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