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铂老师讲座:从《清净道论》看佛教的戒定慧三学
2012年6月18日至20日,我院有幸邀请到了江西佛学院宁铂老师前来交流讲学,讲座举行了5次,每次2个半小时。宁铂老师以南传《清净道论》为核心纲要,结合《摄阿毗达磨义论》的法相体系,辅以个人的学修实际经验,详细生动为我们讲授了戒定慧三学的修行次第。
宁老师说,自己学佛时也是先接触汉传佛教,随后再转入对南传佛教的学习。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再反观汉传经典,才发觉虽然南北传佛教的差异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大。两者在最重要的部分是共通的。
随后,从增上戒学开始,宁铂老师以清晰、细致的风格带领大家梳理佛教的核心三学。他认为,对任何一个修行者来说,最初的过程中,戒学和通过闻思树立正见是一切定慧的基础。“南传的新戒比丘,至少要在僧团里生活5年,依止自己的剃度师或者阿阇黎以便完成戒学和闻思的内容。这个时间一般只能延长,不能削减。”原因在于,没有严格的戒行训练,行者无法降服粗大的烦恼,因此也就不具备进一步止观修行的条件。因此,在刚开始时,选择一位戒行清净的和尚或者阿阇黎是极为重要的。
宁老师在详细介绍了戒清净的重要性之后,在第三次讲座时,他开始带领大家步入止观修行部分。从五盖、五禅支到佛学内道对止禅的看法。他说,定学修行是三学中比较特殊的部分,北传佛教的行者到这一阶段往往会闭关,到远离人群处独自静修。而南传行者的做法往往是寻找合适的道场,羯磨白众,请求“自由行沙门法”,即免除自己的僧团义务,住于僧团中独修。如果僧团同意,则会回答“尊者可以自由行沙门法,我等愿为尊者行沙门义务”。同时,以宁老师所了解的南传上座部流派,有擅长止观修行的,也有偏向纯观禅路线的。止观禅修的原理是,利用止禅把心的集中力调动出来,随后出定,立刻以此高度集中的心来观察名色等诸法(此即观禅);随着观察的推移,心逐渐散乱,此时再入根本定,以熟练的业处作为所缘令心安住后,又出定修观禅。如此往复,直到至少证得度疑清净以上。度疑清净,虽然离圣果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但是这样的行者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经过自己的思考都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或者方向。
纯观禅的修行就是不依赖定,直接从对名色法的观察入手。如此修行,尽管可能不会达到根本定(初禅至四禅),但是仍然可以依于近分定证得圣果。而这其中培养出来的观慧,对名色诸法的如实了知,就是佛教与外道及世间法的不共之处。宁铂老师认为,佛教的核心,正是通过这种去神秘化的手段,通过如实了解有为法的实相,从而获得智慧,获得正确的认识态度以及行为。
在整个授课的过程中,宁老师坚持在每一次讲座开始和结束时向出家众顶礼,并且始终站在讲台上为大家传播法义。面对学僧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他都会尽己所能地给出毫不含糊回答。而凭借其渊博的学识,答案往往都是富有启发性和可操作性的。
短短三天时间,宁老师的朴素、谦和、虔诚、学养不凡、精力过人,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对于自己当年作为家喻户晓的“神童”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往事缄口不提,面对种种传闻一笑了之 -- 用修行踏实地践行自己的人生与信念,这样就足够了。
(记者:牛顿 编辑:林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