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A
《瑜伽师地论》 2012-09-22

       亦称《十七地论》,相传为弥勒口述,无著笔录。一说为无著本人所著。唐玄奘译,100卷。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主要经典。全论分五个部分:本地分、摄抉择分、摄释分、摄异门分、摄事分。主要内容是以“持”、“相”、“分”等十法总结大乘的“道”(实践方法)与“果”(实践结果)。认为真理按其深浅程度不同而分四等,最高的佛教真理只有在排除一切感情的干扰及理性的蔽障后才能得到。世界万有都有“假说自性”(凭借概念予以表达的性质)与“离言自性”(离开概念的万有本性)两种性质,强调这两种性质的高度统一。它提出的阿赖耶识、唯识中道等观点,被后世其他唯识著作发展,成为唯识哲学的基本理论。异译本有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十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菩萨善戒经》九卷。陈真谛译《决定藏论》三卷。均系节译。现存较早的注疏有古印度胜子著《瑜伽师地论释》一卷,玄奘译,分六门略释十七地。敦煌遗书中存有唐法成述,弟子笔录之《瑜伽师地论随听疏》。《瑜伽师地论》自玄奘译出,门人窥基就作《瑜伽师地论略篡》十六卷,寻遁伦集撰《瑜伽伦记》四十八卷。此外,令因、圆测、玄范、无晓、兴并作有《解深密经疏》,其中圆测疏现存,其他都已佚。近代,随着对唯识学研究的兴起,欧阳竟无撰有《瑜伽师地论叙》对本论作了概略的叙述。韩清净对本论详加校订撰成《瑜伽论科句》,又融会本论前后文义,综考所有有关论著疏释,撰成《瑜伽师地论披寻记》。至于本论的部分注释,有太虚撰《瑜伽真实义品讲要》、《瑜伽师地论菩萨真实义品亲闻记》。在《瑜伽师地论》第十五卷《本地分》中,首次提出了因明的概念:“谓于观察义中诸所有事”,又分别从论体性、论处所、论庄严、论堕负、论出离、论多所作法等七个方面来讲因,史称“七因明”。在论所依中论述了“所成立义”、“能成立义”等八种论证的构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