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称七本因明著作的统称。简称为“因明七论”,又称“量学七论”。分别是《释量论》、《定量论》、(又名《量抉择论》)、《正理滴论》、《因滴论》、《观相属论》、《成他相续论》和《诤正理论》。七论都是对陈那《集量论》的评释,其中又有法称自己的发挥和创造。七论中,系统阐述因明义理的“广论”有三部,即最详尽的《释量论》,较简单的《定量论》的最为概要的《正理滴论》。其余四部则是对因明义理某一侧面引申和专述,称为“肢论”。《释量论》是法称七论中最为重要、最能体现法称因明思想的著作。《定量论》既有颂又有长行,是《释量论》的缩略本,它的颂一半以上是出自于《释量论》,它对为他比量有较细致的阐发,侧重归纳了辨析推理。《正理滴论》更为简要,它与《定量论》一样,分为三品,分别讨论现量、为自比量和为他比量。在四部“肢论”中,〈因滴论〉和〈观相属论〉是对为自比量的发挥。〈因滴论〉主讲因的分类,法称驳斥了他宗所持的因有六相或三相合一的观点,强调“宗法由彼因所遍,具此正因有三种”,对因三相和言三支作了系统阐述。〈观相属论〉
考察关系问题,明确宗因系属仅限于“自体”(自性因)和“因果”(果性因)两种。《诤正理论》和《成他相续论》是为他比量的引申,前者讨论辩论的艺术,专题论述了如何破斥常见和断见两种邪见,后者针对唯我论而写的有关外在的精神实在性的讨论,解释了为什么立者的心识可以使他人了悟,说明万法唯识。除《释量论》第一品及法称本人的注和《正理滴论》有梵文原本外,其余五论均只存有藏译本。